武汉商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发布者:校办公室发布时间:2018-11-23作者:浏览次数:2362

武汉商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9年修订)


十三五”时期是学校全面建成合格普通本科高校的关键时期。根据国家、省市关于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加快实现学校转型提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一)主要成绩

 “十二五”时期,学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成功升格为本科层次的武汉商学院,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学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综合办学实力明显增强。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全日制普通在校生规模达到10451人,实现了“千亩校园、万人规模”的目标。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共有专业49个,其中,本科专业17个,专科专业及方向32个,涵盖学科5个。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改革成绩显著,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共获批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52项,其中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7项,省级以上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9项。9项成果分获省、市教学成果奖,其中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4%左右,学生在国家、省、市各类专业竞赛中获得70多项团体与个人冠军。

 ——科研工作取得长足进步。科研意识不断增强,科研氛围日渐浓厚,科研成果数量有了较大增长,质量也逐渐提升,有市级以上研究基地、创新平台8个,获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项,特别是在国家级项目、省级研究基地上取得突破。

 ——社会服务能力日益增强。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意识不断增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断深入,政行企校联系日益紧密。面向行业企业,大力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培训规模不断增长,效益不断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师资队伍数量、质量、结构均有一定改善。有专任教师461人,其中,教授25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28.2%;教师中博士2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占40%

 ——国际交流与合作持续深化。16个国家(地区)22所学校建立了友好关系,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地区、学校不断增加,平台不断拓展,渠道越来越顺畅,合作办学项目层次不断提高。

 ——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学校财政拨款、地方教育发展经费、办学收入得到一定增长。学校占地面积1028亩,校舍建筑面积313390.63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182848.06平方米,宿舍面积117525.57平方米,教学用计算机2695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6509个,单价800元以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968万元,图书馆纸质图书达119万册。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安全服务水平逐渐提高。

 ——基本确立学校顶层设计。学校升本后,围绕“办一所什么样的武汉商学院”和“如何办好武汉商学院”进行了顶层设计,确定了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治庸问责”专项活动、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学校内部治理水平逐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校园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校园和谐稳定。学校先后荣获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状、湖北省文明单位、武汉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绩效管理综合考评立功单位、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胜单位等称号,连续2次被评为“湖北省平安校园”。

(二)问题与不足

 “十二五”期间,学校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大发展,但与合格普通本科高校、与特色鲜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亦是退”的巨大压力。主要表现在:

 ——本科意识比较淡薄,教育理念有待转变,对本科教育基本规律的认识亟待深化。

 ——适应本科教育教学的管理制度有待建立,管理亟待规范,现有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办好应用型本科的需要。

 ——教学基本建设有待加强,教学基础设施还不尽完善,功能还有待提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干部、教师队伍亟待优化。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水平有待提高,师资队伍存在数量不够、质量不高、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

二、“十三五”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的机遇

 “十三五”时期,学校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挑战不容忽视,发展任重道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空间。学校应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国家战略中大有作为。

 ——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特别是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为学校实现弯道超越、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学校可以通过转型发展,加快提升,争创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

 ——教育部普通本科高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标准明确了学校建设、改革、创新的新方向。学校以合格评估为契机,通过以评促建设、以评促管理、以评促创新,可以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面临的挑战

 ——内涵发展和外延发展的双重任务。与其他本科高校相比,学校具有内涵发展和外延发展的双重压力,扩大本科生规模、优化在校生结构是很大的挑战。

 ——提升和转型的双重任务。作为湖北省最年轻的本科高校,我们有尽快实现从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提升和从传统大学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双重任务。

 ——高校竞争进一步加剧。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高中毕业生选择升学方式的多元,可以预计优质生源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作为新晋升本院校面临高水平老本科院校的“压”、同类院校的“挤”、高职院校的“顶”将是一种常态。

 ——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创新驱动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给学校发展提出更大挑战。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意味着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尤其是投入将发生新的变化,学校将面临获取办学资源、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的巨大挑战。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好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按照“强基础、创合格、入主流”的步骤,实施转型提升、内涵发展、特色名校、开放办学战略,坚持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努力建设商科教育特色鲜明、行业知名、地方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

(二)发展理念

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

 ——转型。坚持转型发展,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特色。坚持特色发展,实施“特色名校”战略,继承和发扬学校办学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走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道路,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形成鲜明的办学理念特色、办学定位特色、学科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应用型科研特色,努力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创新。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使之成为引领学校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发展,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除制约学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办学思路,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努力建设商科教育特色鲜明、行业知名、地方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

主要发展指标:

 ——办学规模。全日制在校生达到13000人左右,逐步实现本、专科生结构优化、协调。

 ——师资队伍。专任教师达到750人以上(校内专任教师664人),其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达到50%以上;在编的主讲教师中90%以上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专业教师中“双师双能型”教师达到60%以上,师资队伍的结构、素质、能力有明显改善和提高。

 ——学科建设。学科门类达到6个左右: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依法自主设置和动态调整学科专业,逐步形成以管理学、经济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

 ——专业建设。本科专业数达到32个左右,保留部分社会有需求、传统特色的专科专业。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重点建设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经济与金融、酒店管理、体育经济管理(马术运动与管理方向)、机器人工程、软件工程、烹饪与营养教育、服装与服饰设计等9个专业,带动和促进8大专业群发展。

 ——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省同类院校平均水平;毕业生入职薪资高于全省同类院校平均水平;不断提高新生报到率、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认可度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力争建成2—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成1—2个湖北高校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成2—3个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入选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4—5个,争取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有零的突破。

 ——科学研究。获得授权专利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0项以上;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科学研究项目40项以上,力争国家级项目取得新的突破,各类科研经费累计达2000万元以上;建设应用型研究机构、科技创新平台15个以上;出版各类学术著作约50部,公开发表核心及以上论文300篇以上。

 ——社会服务。进一步强化社会服务意识,构建完整高效的开放合作体系,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校园建设。在现有基础上,新增校园建筑面积约14.52万平方米;投入约8000万元用于信息化建设;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达130万册以上。

四、主要任务和措施

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合格普通本科高校和初步建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两大主要目标,通过实施建设、改革、创新三大工程,努力实现“强基础、上水平、入主流、创特色”,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实施三大建设工程,夯实办学基础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1.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强化学科意识,按照“坚持差异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服务地方经济,满足社会需求”的思路,加强学科建设,使学科门类达到6个左右: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等,依法自主设置和动态调整学科专业,逐步形成以管理学、经济学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

2.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主动对接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技术发展,积极探索根据社会需求、学校能力和行业指导依法设置新专业的机制;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逐步形成以应用型专业为主,突出商科教育特色,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重点建设工商管理、经济金融、旅游管理、体育经济管理、智能制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艺术设计等8大专业集群;注重特色和优势专业的培育,分期分批实施重点专业建设,先期启动烹饪与营养教育、酒店管理、体育经济管理(马术运动与管理方向)等3个重点专业建设,同步规划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经济与金融、机器人工程、软件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等6个重点专业建设,努力建成3-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通过重点专业建设,带动和促进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

3.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构建符合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打造课程建设平台,努力开展优质资源共享课、慕课、微课程、双语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力争建设一批“金课”和优质特色课程。

4.以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为重点。加强校内实践教学中心建设,改善条件、完善功能,争创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积极探索与企(事)业或行业合作共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一批合作密切、利用率高的优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争创省级实习实训基地。突出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与企(事)业或行业合作共享实践教学资源,推进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5.以规范教学管理为保障。突出教学中心地位,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建立和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校内外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不断提高学生、教师、社会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加强教学管理和服务师生的条件建设,优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推进教学管理手段现代化,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的效率、质量。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多措并举增数量。努力新增教师编制,确保生师比达标;通过购买社会服务,适时启动新的人事代理制度;积极采用返聘、双聘、特聘等灵活用人机制,不断优化招聘制度。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满足本科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

2.多头并进强素质。加强学科专业带头人培养,实施“百名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百名教师出国培训工程”,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打造学术骨干,培育教学名师、大师;实施“百名博士引进和培养工程”、“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工程”等提升青年教师水平;有计划地引导部分教师转型、提升,探索教师退出机制。

3.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推进“教师企业锻炼计划”,有计划、分期分批选派高学位、高职称专业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顶岗挂职、实践锻炼半年到一年,逐步使大多数专业教师既具有较高学科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实施校企双聘制度,把学校大量聘请优秀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能工巧匠到校担任兼职教师,企业聘请学校教师担任职务、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等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每个专业集群力争设立1个“湖北产业特聘教授”岗位,从企业行业聘请一批技术骨干、管理专家到学校担任“湖北产业特聘教授”。加大建设经费投入力度,使学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逐步达到60%以上。

 ——加强教学条件建设

1.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在现有基础上新增文旅大楼、工科大楼、商科大楼等教学实验实训设施,总建筑面积约6.8万平方米;新建学生食堂、学生宿舍等学生生活及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6.62万平方米;新增大学生中心等学生活动及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在南区增设室外篮球、排球等场地。初步建成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装备先进的现代化校园。

2.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加强硬件建设,设计核心网容量达到40G,网络可用性达99%;校区骨干网容量达到10G,网络可用度达到99%;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10G;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加强软件建设,建设学校网上迎新报到系统,实现网上缴费、网上自主选宿舍、网上信息采集等功能的一站式服务;建设校园云管理平台,搭建开放式大数据分析平台,为教学、科研、管理提供服务,建立整体的安全防御体系;以智慧云校园建设和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完成“三通二平台”(三通: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二平台:教学资源平台、教学管理平台)建设;结合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技术,建设智慧教室,与智慧云校园自动对接,推动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努力实现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

3.加强图书馆建设。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不断优化图书文献资源的结构,使馆藏纸质图书达到130万册以上,电子图书数量达到52万册以上,中外文数据库资源达到35个以上;加强知识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发二次文献,不断提高图书馆服务学科专业建设的能力。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不断提高图书馆信息化水平。

4.加强后勤等保障建设。完成地龙集团50亩土地及其附属建筑物的回购。积极推进学生宿舍、食堂的标准化建设。开放市场,内部改革,努力提高后勤保障度。

5.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保证学校发展的资金需要。通过拓展办学形式、社会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努力增强学校自身造血功能。同时,开源节流,不断提高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益。

(二)实施四大改革工程,激发办学活力

 ——积极推进转型发展试点改革

1.坚持向应用型转变不动摇。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通过组织开展考察调研、专家报告、专题讨论等,转变观念,深化对本科教育基本规律的认识,牢固树立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进一步理清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思路。

2.全面完成湖北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试点的目标任务。要根据《关于印发<武汉商学院转型发展试点工作任务分解表>的通知》(武商院〔201516号)的要求,按期高质量完成湖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的各项工作,确保如期顺利通过验收。

 ——深化内部治理结构改革

1.积极推进依法治校与民主办学。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按照本科高校的基本规范和转型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建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合理运行的机制;以章程建设为核心,全面完成教学、科研、学生、行政、党群等各类管理制度的修订完善工作,形成规范、科学、指导性强、操作性强的完备的制度体系;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积极推进校务公开和信息公开,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拓宽和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充分发挥校工会和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老年协会、离退休老同志在民主监督中的重要作用。  

2.完善优化组织构架。完善“九定”方案,科学合理设置内设机构、编制和干部职数,建立规范合理、精简高效的内部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适度下放权利,重点支持,使教学学院真正成为学校建设、改革、发展的主体。

3.加强财务管理和服务。加强财务预决算管理,健全财务运行状态分析报告制度,完善学校二级单位财务监督管理机制,合理引导资金的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学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4.加强资产管理与优化配置。健全资产配置制度、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和资产评估制度,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的管理和开发,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5.深化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继续深化学校后勤改革,探索符合校情的后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机制,完善后勤经营资产管理制度。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1.全面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度。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合理设置教师岗位,淡化身份管理,强化岗位管理,逐步探索教师职务聘任动态管理办法。

2.建立考核和用人新机制。继续探索并制定有效、可行的教师考核办法和量化指标体系,使教师考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把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晋升、奖惩的依据。改革传统的人事管理办法,坚持编制的指令性与用人方式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用人制度。

3.探索建立有利于“双师双能型”队伍建设的新机制。改革教师聘任制度、评价办法,在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等方面向“双师双能型”教师倾斜。

4.加大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教职工收入增长机制,实现教职工收入与社会和学校发展同步增长,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增加教职工幸福感。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导向,适当拉开分配差距,使校内津贴真正发挥激励与导向作用,随着办学效益的提高,使教师的收入有明显的增加,努力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1.按照湖北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积极探索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选拔的考试招生制度,分类制定面向不同生源的招生办法:与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开展“3+2”一体化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试点,免试招收经省教育厅认定的省级以上技术、技能大赛获奖学生,逐步扩大招收中高职优秀毕业生的比例等等。

2.根据学校各专业(集群)人才培养的特点,制定基于统一高考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机制,积极探索按大类招生方式的改革。

3.在合作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

(三)实施六大创新工程,增强发展后劲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鼓励各教学学院发挥首创精神,根据自身专业性质和特点,开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探索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2.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人才培养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实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修订和完善选课制、导师制、弹性学制、主辅修制,打造由通识教育、跨学科教育、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构成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相融合的人才培养平台。

3.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求,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和措施,落实《武汉商学院关于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指导意见》、《武汉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使学生“学创研”相结合。成立创业学院,积极推进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构建创业学院与其它学院联合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创业班。校企合作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使之成为集创新训练与创业实践、创业文化培育与综合素质培养、创业指导与服务于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真正形成以创业带动、促进就业的良好工作局面。

 ——推进产教融合机制创新

1.产教深度融合。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全方位开展教育、科技、文化、信息、咨政和志愿服务,努力打造“智库”、“思想库”,不断彰显“应用性、地方性、行业性、服务性”, 不断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2.搭建校地合作平台。积极整合利用社会资源、行业资源、校友资源,成立武汉商学院校友会,探索建立学校、地方、行业、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新机制,搭建校地合作、协同创新大平台。各教学学院根据专业集群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组建或参加教育集团。

3.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长效机制,在校企合作专业集群实现全覆盖的前提下,每个专业至少选取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或区域内行业知名企业,校企签订实质性合作协议,开展实质性校企合作项目,真正实现校企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建教材、共建团队、共建基地、共育人才。

4.构建特色鲜明的继续教育体系。大力推进职业培训教育资源系统化、标准化建设,高端培训资源开发建设,积极探索在线培训教育资源建设,努力构建高、中、低端相衔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教育格局;不断完善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扩大继续教育规模,努力成为区域性行业企业的人才培训基地。

 ——推进科研体制创新

1.创新科研管理。修订完善科研管理办法,建立规范有序的科研运行和管理机制;加强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建设,积极发挥学术委员会在项目申报、执行管理、结题评审、专著资助、科研成果奖评审等方面的作用。

2.完善激励机制。综合运用奖励、扶持等手段,强化科研意识,营造浓厚氛围,努力实现科研工作增规模、提质量、上层次、有影响。成立奖励基金,奖励高层次科研成果,重点奖励国家级项目、成果等;成立资助基金,资助学术著作出版、专利申请与维护、高层次学术交流与合作等。

3.加强协同创新。鼓励产教融合,探索政行企校合作打造“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推进校级重点研究基地、市级科技创新平台、省级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有计划配置科研资源,有重点地培育科研特色和优势科研方向。

4.提升以应用为驱动的创新能力。鼓励教师面向行业企业,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广泛开展科技服务和应用性创新活动;鼓励教师组建交叉创新团队和依托政府、行业、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咨询服务中心;积极推进教师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与创新。

 ——推进学生管理方式创新

1.打造学生工作品牌。持续深入开展“知行行动”、志愿服务,着力打造“知行行动”、 志愿服务文化等学生工作品牌。

2.提高学生“自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事务中心的引导管理,打造“一站式”学生服务平台,高效服务学生需求;充分发挥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团队建设,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把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相结合,提高学生自我服务意识与自我管理生活区的能力。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新

1.创新建设人文校园。大学精神的凝炼、塑造、宣传成效明显,形成表述准确充分的校园文化特色理念,广大师生对以校训、大学精神为核心的校园主体文化精神的认同感进一步提升,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办学目标进一步明晰,并在师生中形成广泛共识。师生人文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2.创新建设科学校园。积极营造崇尚科学、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求学问是、追求真理、经世致用的品格逐步形成;相互尊重、包容多样、团队合作的意识明显增强;崇尚学术、严谨求实、善于批判的科学态度进一步养成。力争打造1—2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学术论坛。

3.创新建设美丽校园。整洁校园、绿色校园工作有效推进,重视校园人文景观,绿化率保持在45%左右,启动和实施学校体育休闲公园的规划、兴建。全面设计武汉商学院形象识别系统,形成系统美观的校园文化标识,并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同。

4.创新建设活力校园。创新、创业思想深入人心,融入学校各个环节,形成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的良好风尚。校园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天天有活动,周周有讲座,月月有比赛”,着力打造“知行行动”、 志愿服务文化等校园文化品牌,力争每年有1—2项校园文化成果(项目)获省级以上表彰。

5.创新建设和谐校园。以大学章程建设为统领的学校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和完善,决策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管理现代化、制度化、法治化。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心齐气顺劲足。文明创建工作深入推进,争创“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

 ——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创新

1.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主动参与、服务国家“一路一带”战略。

2.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在办好现有中德、中澳、中英合作办学项目基础上,不断拓宽合作办学领域,提升合作办学项目的层次和水平。

3.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将国际前沿的新理论、新知识融入教学之中,逐步做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与国际接轨,逐步做到教师互聘、学生互派、学分互认、学位互授。在办好国际马术学院的同时,积极筹办国际金融学院、国际酒店学院。

4.扩大师生间的国际交流。将教师送出去,将外教聘进来;选送优秀学生出国留学,适时招收留学生。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建设,完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硬件设施。

(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

1.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不断完善学校党委、学院党总支、基层党支部、党员“四位一体”的组织体系,积极开展党组织“争先创优”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牢牢掌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优化领导班子结构,不断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提高办学治校能力。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培养选拔管理干部,加大干部培训和交流任职力度,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强化服务意识,提升管理水平。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三严三实”,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改进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巩固反腐败成果,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4.加强群团组织建设。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注重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加强学校重大问题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教职工权益,最大限度凝聚全校力量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5.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政策法规,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作用,共同致力于学校建设发展。

6.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与改革,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教育和实践活动,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7.加强平安校园建设,推进和创新社会综合治理。完善党委领导、行政主导、单位协同、人人参与、法治保障的综合治理体制。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依法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完善和落实安全责任和管理制度,强化预防治本,健全预警应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完善矛盾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进一步推进校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平安校园建设能力和水平,创建更加和谐稳定的平安校园。


为确保本规划的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要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的领导,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监测和评估制度,将规划实施与落实情况作为学校绩效管理的重要指标。同时建立规划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及时进行规划调整。“十三五”时期是学校全面建成合格普通本科高校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转型提升和特色发展,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高水平、现代化的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而努力奋斗。


附件:1.武汉商学院“十三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2019年修订

2.武汉商学院“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2019年修订)

3.武汉商学院“十三五”信息化建设规划

2019年修订)

4.武汉商学院“十三五”校园建设规划总平面修编方案(2019年)








附件1


武汉商学院“十三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2019年修订


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适应“十三五”期间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和“两型社会”建设对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使学校学科专业结构更加合理,适应学校总体战略发展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回顾

(一)学科专业建设主要成绩

武汉商学院是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在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基础上建立的普通本科院校。长期以来,坚持“与服务经济共进,与行业企业共赢”,坚持立足武汉、面向湖北、辐射全国,贴近行业,重点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秉持“努力建设商科教育特色鲜明、行业知名、地方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的办学发展目标,取得了“学校有特点,专业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办学效果。

有专业及方向49个,其中,本科专业17个,专科专业及方向32个,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0451人。共获批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52项,其中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7项,省级以上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9项。9项成果分获省、市教学成果奖,其中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市级质量工程项目2项,立项建设校级教学质量工程34项。其中,湖北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专业4个,校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省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9门;校级双语课程7门;湖北省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2个;校级教学团队8个;校级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班3个。

学校有专任教师461人,其中,教授25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28.2%;教师中博士2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占40%。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和省市政府津贴专家6人、“武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武汉市学科带头人”15人、国家级行业大师名师25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楚天技能名师8名及一批省市优秀教师,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优的教师队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数量偏少,结构不合理

学校升格为本科历史不长,本科专业只有17个,管理学学科门类下设8个专业,工学门类下设7个专业,教育学、艺术学、文学各设1个专业,结构分布不合理,体现商学院特色的经济学学科专业还是空白。

2.学科专业实力和水平有待提升

学校目前还没有硕士学位点,学科建设滞后,而本科专业建设也处于起步阶段,和国内其它兄弟院校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专业整体实力和水平亟待提升。

3.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学校目前还没有在国内有较高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高水平师资,需要加强引进和培养力度;现有师资团队科研能力也不够强,科研能力有待加强。

二、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立足武汉、面向湖北、辐射全国,贴近行业,发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职能,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求,积极探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之路,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目标、以加强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关键、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以促进学校各项建设为基础,努力探索协同创新、产学研结合新机制,促进学校转型发展、特色发展,不断提高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的适合度、科学研究与行业技术进步的契合度,努力提高学校服务武汉经济结构调整的能力,特别是提高学校支撑武汉服务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能力,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思路

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坚持差异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服务地方经济,满足社会需求”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加强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努力培育具有相对优势和鲜明区域特色的学科专业,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提升学科专业内涵,增强竞争力。

(三)建设目标

努力建设商科教育特色鲜明、行业知名、地方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核心,是提高办学水平、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学科专业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学科建设要服务于专业建设,专业建设要服务于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学科专业建设目标

1)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发展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重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规模目标:全日制在校生达到13000人左右,逐步实现本、专科生结构优化、协调。

3)结构目标:学科门类达到6个左右: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依法自主设置和动态调整学科专业,逐步形成以管理学、经济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重点建设工商管理、经济金融、旅游管理、体育经济管理、智能制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艺术设计等8大专业集群,逐步形成以应用型专业为主,突出商科教育特色,管、经、工、教、文、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逐年减少专科专业,增加本科专业,培育和建设一批以管理学、经济学为重点的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群。重点建设财务管理、酒店管理、物流管理、经济与金融、体育经济管理(马术运动与管理方向)、机器人工程、软件工程、烹饪与营养教育、服装与服饰设计等9大专业。对于符合市场需求的传统特色专科专业,如烹调工艺与营养、西餐工艺等专业,继续加大投入,做强做精,巩固品牌。

2.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目标

突出内涵建设和教学中心地位,大力加强本科教学基本建设,积极开展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尽快实现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型。围绕培养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扎实,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定位,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学做研一体化”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力争建设一批省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获批一批省级以上精品资源共享课;积极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在选用优秀优质教材的同时,开发一批应用型特色教材;建成多个省级以上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力争再获2项以上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努力实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零的突破。

3.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引进和培养15名左右在省内外有较高学术影响的学科专业带头人,以专业教学改革为核心,打造一支学历、学缘、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研究方向明确、教学科研能力及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学团队。到2020年,专任教师达到750人以上(校内专任教师664人),其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达到50%以上;在编的主讲教师中90%以上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专业教师中“双师双能型”教师达到60%以上,师资队伍的结构、素质、能力有明显改善和提高。选拔引进海外优秀人才“百人计划”人选或“楚天学者”等高层次人才,通过加快引进高端人才,尽快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4.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目标

加强实验实训室建设。建设期内,建成近40000平方米实践教学中心,更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争创1-2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实训室。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爱岗敬业的实验实训教师队伍,到2020年,实验室专兼职实验实训技术人员达到60人以上,高、中、初级职称人员比例达到1:2:2。在巩固和完善现有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新建20个左右高质量的校外实习基地,努力建设一批合作密切、利用率高的优秀实习教学基地。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学习调研,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继续开展广泛的宣传学习工作,使全校教职员工进一步认识本科教育教学规律,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探索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规律。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到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学习、调研,结合学校实际,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努力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学科专业特色优势。

(二)调整专业设置,完善学科专业布局

加强市场人才供求情况调查研究,紧盯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冷静分析自身办学条件,围绕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进行专业布点,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逐步完成专业转型提升,提升学校服务地方水平。2013年首批设置酒店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汽车服务工程、体育经济与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6个本科专业;2014年设置商务英语、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动画3个本科专业;2015年设置财务管理、休闲体育、软件工程、国际商务4个本科专业;2016年起根据实际逐年减少专科专业,增加本科专业,尤其要重视增加经济学学科专业,争取到2020年,本科专业增至32个,保留部分社会有需求、传统特色的专科专业。

(三)优化学科体系,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适应湖北省、武汉市现代服务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加强学科建设,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设立重点学科建设专项经费,用于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的建设,重点建设管理学学科。加强经济学学科培育,适时成立经济与金融学院。同时,加大对工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的支持力度,适时培育新兴学科。以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专业为对象统筹在人才引进、师资培训、职称评聘、科研项目申报、投入资金、招生指标、工作量核算等方面,按照向优势特色学科群倾斜、向重点建设学科倾斜、向冲击高水平专业建设单位倾斜的原则,紧紧围绕学科专业这条建设主线,形成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项目之间在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科研专项、教学条件等内涵建设上的合力。

按照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要求,扎实推进本科教学基本建设;加大内涵建设力度,逐步实现转型提升。加强校企联合办学力度,提升层次和水平,借助外力发展内涵;以“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培育办学内涵;力争建成一批重点专业、特色专业,打造品牌,提升办学内涵;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保障内涵建设。重点选取一批专业开展专业综合改革的试点,促进专业突出优势、强化特色,培育一批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围绕转型提升、内涵发展、特色名校、开放办学,以学生受益和特色人才培养为出发点,探索建立多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构建分类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行之有效的特色人才培养环境与培养机制,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国家特殊需要,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四)深化教学改革,推动课程与教材建设

按照湖北省、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先进性、综合性和实践性。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探索大类招生改革,打通学科平台课程,构建平台课程和模块化课程,进行课程的重组和整合,合理调整专业课程设置,逐渐扩大选修课比例,突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建立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的常规建设,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各有关教学文件做到规范化,把好质量关,抓紧建立标准化试题库。根据学科与专业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快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积极推进各级各类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课程的建设,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基础好、教学内容稳定、覆盖面广的课程分期分批地进行网络课程建设,健全学校课程资源库。

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坚持“编选并举”的原则,在选用优秀优质教材的同时,积极将企业文化、技术、标准纳入教学内容,创设、开发自己的课程、教材、讲义,真正做到“社会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严格执行教材选用与使用效果评估制度,全面推进教材建设的规范化。

(五)加大建设力度,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以“稳定规模、提升素质、优化结构、满足需要”为指导方针,坚持“内培为主、外引为辅”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研究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每年安排专项用于师资队伍建设。二是建立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机制,通过引进、双聘、聘用等多种方式集聚人才。三是内培外引相结合,加强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队伍建设。四是继续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作访问学者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促进中青年教师的转型和提高。五是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培养一批教学名师,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六是按学科、分专业对现有教师进行优化整合。

(六)强化条件建设,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进一步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尤其是加强本科专业实验室建设。抓好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和构建由四个环节(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四个层面(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实训、创新性实验、创业实践)、四个模块(公共基础课实验、学科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实训、专业拓展课实验)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改革、完善实验实训室管理体制,建立实验实训室考评激励机制,全面推进实验实训室开放。加大实验实训教学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逐步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爱岗敬业的实验实训教师队伍。

巩固和完善现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共建一批合作水平更高的校外实习基地、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基地。探索学校与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协同育人模式,努力做到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编写教材、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共同进行科学研究、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组建以校领导和学科专业带头人为核心成员,校外专家、学者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参与的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学科专业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为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健全校、系二级管理制度,严格教学管理,构建与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二)经费保障

武汉市人民政府承诺“未来五年内将投入专项经费3亿元,用于支持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在省市政府、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学校将更广泛地吸引社会办学力量的支持,积极推动硬件环境、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实验实训室、以及实习基地等方面的建设。对重点建设学科予以倾斜,逐步加大投入,对重点专业,侧重在图书资料、实验室建设、师资培养三个方面加大投入。

(三)制度保障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完善学科专业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健全学科专业建设的竞争激励机制,实施学科专业滚动建设。通过项目的申报、评审、立项、检查、评估等工作,对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室建设、科研项目、教改项目等进行有效的管理,重点支持应用学科专业、特色学科专业和新兴学科专业的立项建设,充分发挥重点学科专业的示范效应,促进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检查制、专家领导听课制、学生信息反馈制、教学信息月报制及评教评学定期制“五制并举”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尝试开展本科专业评估与认证工作。严格教学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积极开展由家长及社会参与的第三方教学质量评价活动。





附件2


武汉商学院“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2019年修订)


为了推动学校的转型提升,围绕着“建设、改革、创新”总目标,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

牢牢树立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地位。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适应学校建设和发展要求、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学校将人才工程、师资队伍建设与校内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强化政策导向,采取多种措施,在全校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及科学的人才观和发展观,确立了师资队伍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战略核心地位。

师资队伍的总体规模满足教学需要,整体结构有了明显改善。共有专任教师461人,其中,教授25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28.2%;教师中博士2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占40%。 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均较前有了较大的改善。

健全了教师进修培训制度,提高了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学校着力改善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学校出台了《武汉商学院“青年教师在职学位提升计划”实施方案》,鼓励教师通过在职培养提高学历。同时,学校积极推荐骨干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去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访问、合作研究,拓宽了教师的学术视野,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改善了教师的知识结构。此外,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外语培训、计算机培训、社会实践等,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重视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进一步加强了学科梯队建设。近五年来,学校加强了学科梯队建设,重视优秀学科、学术带头人的选拔和使用,在积极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基础上,建立并健全了青年教师、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机制,通过考核和奖励措施,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完善了人才引进政策,加大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近五年来,我校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加大了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了一批具有真才实学、富有创新意识的学科专业、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切实加强了学科建设,提高了师资队伍水平,充实了师资队伍数量。此外,学校还建立了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用人观念,将引进专家和引进智力结合起来,促进了校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合理流动和共享。

推进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奖励性绩效考核办法。近五年来,根据学校事业发展的要求,我校适时调整政策,补充出台奖励性绩效考核方案,从而强化了教师的岗位意识和绩效意识,健全了教师考核体系,进一步稳定了师资队伍,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营造了重实绩、重贡献的促进人才成长和发展的有利环境。

(二)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师资队伍总量仍不足。编制紧缺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与在校生规模的大幅激增相比,我校目前的教师队伍规模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生师比仍然偏高,无法满足2020年教育部将对我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湖北省政府学位办将对我校进行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要求。

高水平师资培养任务依然艰巨。作为一所本科学校,高水平师资如省级教学名师、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数量不足,与同类型兄弟院校相比差距比较大。省市教学名师、国家级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还有待培养。

改善师资结构的任务仍需进一步努力。目前,在我校专任教师中,副教授以上职称和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所占比例仍然偏低,且在学科(专业)之间的分布还不是很合理。

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任重道远。高校教师要切实担负起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必须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就目前教师队伍的现实情况来看,一些教师的师德师风、敬业精神、教学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距,亟需进一步的提升。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师资队伍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围绕“建设、改革、创新”总目标,以“稳定规模、提升素质、优化结构、满足需要”为目标,坚持“内培为主、外引为辅”,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学术梯队的建设力度,加紧培养和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原则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遵循“四个满足”的原则:

1.满足学校发展和提高教学水平的需要;

2.满足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

3.满足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4.满足新建专业的需要。

(三)规划目标

1.数量目标

学校发展目标是努力建设商科教育特色鲜明、行业知名、地方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为适应学校发展需要,20162020年,拟投入经费2000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2016-2020年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3000人左右,专任教师总数达到750人左右。

2.结构目标

学历(位)结构。采取公开招聘和在职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坚持高学位、高水平的标准,内培为主,外引为辅,重点培养一批具有博士以上学位的人才,到2020年,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以上,其中博士达到100人左右。

职称结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40%以上,其中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达到50人左右;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具有高级职称中青年教师的比例,提升教授的学术地位,扩大社会影响。

专业结构。教师队伍建设要与学校专业建设相适应。重点专业的师资主要以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教授或博士为主;师资紧缺的专业或新办专业、公共课,要充实以博士学位为主的教师数量;对师资过剩的专业或课程,要鼓励教师进修、转岗或转专业。聘请一批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兼职教师开设实训课。在岗位设置、师资调配、职称评聘等各个方面保证重点专业教师团队建设。重点学科重点保障,其他一般学科一般保障。

学缘结构。通过公开招聘、引进等方式多渠道的吸收来自全国各地、各名校的毕业生,在五年内使教师的学缘结构有较大的改善。

3.素质目标

师德师风要求。坚持把教师的政治思想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工作责任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团结协作、严谨治学。制定相关措施,严格管理,加强考核,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保障。

专业能力要求。根据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加速知识更新,拓宽相关学科知识,具备有较高的教学、科研能力,80%的专任教师应接受不同形式的培训、实训和学术交流。制定引进优秀人才的优惠措施,大力引进和培养教授、博士或学科(专业)带头人,同时培养、引进一批基础扎实、敬业精神强、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力争到2020年,培养一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省市级青年骨干教师。

教学能力要求。加强教师实践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培养一批具有“双师型”教师,使具有“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0%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紧紧围绕学科发展规划,有效配置人才资源

将学科发展作为人才资源配置的导向,紧紧围绕华武汉商学院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充实学科发展力量,使教师队伍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需要相结合。树立人才战略思维,处理好学校发展的人才储备与各学科人才需求的关系、人才引进和自主培养的关系。

(二)着力解决编制、人员不足的矛盾

一是积极向市编委申请增加编制,解决总编制缺口。二是积极探索人员总量管理改革,通过“人员总量管理、用人自主、备案管理”改革试点缓解人员不足的问题。三是结合实际,采取人事代理、购买社会服务和采用返聘、双聘、特聘等灵活用人机制,逐步缓解人员特别是师资紧张的问题。

(三)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保持师资队伍规模增长,确保教师聘用的数量和质量。为保证学校事业的顺利进行和学科建设的长足发展,将继续通过公开招聘、绿色通道等形式引进一批高学历、高技能、高水平的青年教师充实到师资队伍,充分满足各学科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需要,并确保一定的人才储备,改善某些学科特别是新学科教师队伍匮乏的状况。

(四)实施青年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实施“百名博士工程”。实施青年教师在职学位提升计划,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根据学科专业需要分期、分批攻读博士学位。到2020年,各学院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新增博士不少于10名。

实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新参加工作2-3年内或之前未在高校工作过的青年教师实行导师指导,通过“双向选择”建立传帮带联系,充分发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作用;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案交流、教学展览和教学质量评估等活动,并组织青年教师现场观摩比赛和评估优胜者的课堂教学,调动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实施“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工程”。调动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选派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到国内著名大学开展“青年教师研修计划”,组织青年教师在国内或国(境)外参加国际国内多种形式的进修培训和学术研修,追踪学科发展前沿知识,提高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实施“百名骨干教师工程”。通过大力宣传和表彰教学名师,在全校教师队伍中树立以教为本、以教为荣的良好风气,激励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争做名师。到2020年,各学院新增10名骨干教师,实现湖北省和国家级名师零的突破。同时,在近几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做到青年教师有培养,中年教师有计划,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指导教师必须为青年教师制订年度指导计划,采取压担子、给动力的办法,使年青教师尽快脱颖而出。另外,还要在每个专业确定1—2名专业带头人,采取送出去进修、做访问学者或聘请校外教师进行指导等方式,尽快建立强有力的教师队伍,为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施“百名教师出国工程”。拓展国际合作,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开展师资培训。到2020年各学院新增10名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出国培训和研修,进行访问学者研究,追踪学科发展前沿,提高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个人申请到国家留学基金项目,学校按规定予以配套资助。增强教师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分批次的开展公派出国人员选拔,计划每批次派出20名左右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有关高校进修。进一步扩大我校中青年教师具有国外留学、研究的经历,提升我校教师的国际学术背景。

(五)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建立健全激励、竞争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合理设置教师岗位,全面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度,淡化身份管理,强化岗位管理,逐步探索职称聘任动态管理办法。继续探索并制定有效、可行的教师考核办法和量化指标体系,使教师考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晋升、奖惩的依据。改革传统的人事管理办法,建立务实灵活的用人机制。坚持编制的指令性与用人方式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行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用人制度。继续加大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力度,鼓励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优才优酬,拉开分配差距,使校内津贴真正发挥激励与导向作用,随着办学效益的提高,使一线教师的收入有明显的增加。

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明确新形势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与培养为重点,抓住“培养现有人才”、“吸引优秀人才”和“用好各类人才”三个环节,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制定《武汉商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暂行办法》,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中,建立健全引进人才评价体制,规范人才引进制度,健全人才跟踪服务体系,并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服务意识,完善高层次引进人才的配套服务工作。

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师[2016]7号)文件精神,把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位,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职务)评聘、岗位聘用和奖惩的首要内容。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师德档案。严格考核思想政治素质,严格聘用程序,规范聘用合同,将思想政治要求纳入教师聘用合同,并作为教师职称(职务)评聘、岗位聘用和聘期考核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有师德禁行行为的,师德考核不合格,并依法依规分别给予相应处分,实行师德“一票否决”。

(六)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高校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至关重要,要加大工作力度,坚持思想与业务并重的原则,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事业心和职业责任感,自觉履行职责义务;遵守职业规范,发扬科学精神,遵循学术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倡导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反对学术急功近利和虚假浮躁,坚持学术质量的高标准,树立优良的学术风气。

(七)优化师资队伍的学科专业结构,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和教师团队建设

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立足武汉、面向湖北、辐射全国,贴近行业,必须紧紧围绕国家、湖北省和武汉市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师资队伍的学科专业结构,把引进和培养师资的重点放在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学科和专业上来,以人才的保障促进经济的发展,以经济的发展促进人才队伍的壮大。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制定优秀人才引进的有关规定,加大投入和设立优惠的条件,为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和留住人才提供保障。开设绿色通道,引进一批教授、博士或有较大影响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围绕学科(专业)建设,加快学科带头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形成有协作精神、创新能力的教学科研团队。

(八)重视科研人员培养,加强学术梯队建设

大力选拔、培养学科、学术带头人。坚持“公平选拔,重点培养,定期考核,滚动发展”的原则,科学选拔学科、学术带头人。优化学术梯队的资源配置,通过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用人机制,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刚性引进),广纳群贤;通过进一步完善柔性引进人才的制度(柔性聘用),实现学术梯队的高层次化、多元化和实用化。建立科学有效的培养培训机制。提升学术梯队的科研实践水平,必须立足地方经济需要,承担省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同时承担为地方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科研问题,使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成才环境,在学术梯队建设中,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和鼓励上进的软环境,形成“政策引人,感情留人,事业稳人”的良性机制。





附件3


武汉商学院“十三五”信息化建设规划

2019年修订)


一、“十二五”期间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是我校的一个重要发展期,也是各项事业取得良好成绩的五年,特别是2013年以来,我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不断加大力度,初步建立起了从基础设施到应用系统、网站、数据库以及与各项管理制度相配套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体系。

在信息化环境建设方面,校园网已形成千兆主干、百兆桌面、双核心智能双链路出口的三层架构:数据信息点7899个,主干光缆21.5千米,主干网络设备12台,各种中高端服务器46台、出口总带宽1.4Gbps。除南区学生公寓外,校园网覆盖率达到98%以上;完成了北区核心机房新建工作,实现学校南北校区核心机房互为灾备机房的格局,保障校园网持续稳定的工作;完成了学校的主要教学区及主要公共场所、办公区域的无线网络覆盖。构建了双活数据存储中心,存储容量50TB,为各信息化应用提供了高容量、高可靠的存储。

在信息化系统应用方面,开展了学校网站群系统建设,使网站管理更加科学、高效、安全、易管理;初步完成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风险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完成整改建设,实现了我校网站群、智慧校园系统的定级备案;学校新建、改建多媒体教室135间,同时引入校园一卡通进行管理和使用,方便师生使用,提高效率,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改造了我校现有4间公共机房并新建6间新机房,使我校公共机房总数达到10间,共计560台电脑。“十二五”期间学校新建了科研系统、人事系统、财务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网络教学平台、迎新系统、身份认证系统、教学实验室管理系统、移动图书馆等系统,全面推进了学校教学资源及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积极开展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十二五”期间共开发226门网络课程资源供师生免费使用。完成了智慧云校园的统一的信息标准、统一的数据平台、统一门户、统一身份认证的建设,实现信息共享,移动校园应用、教学资源云共享等功能。

二、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在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促进学校事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为关键,围绕三通二平台建设,以智慧云校园建设和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加速实现学校教育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实现我校教学、科研、管理的跨越式发展,全面推进信息化应用,做好信息化规划、建设的管理和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为教学、科研、管理等提供技术保障和优质服务。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

1.基础网络建设

随着教职工和学生上网行为的日益丰富,校园网承载数据容量必将显著增加。在“十三五”期间,校区骨干网达到40Gbps,网络可用度达到99%。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10Gbps

全面提升数据中心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数据中心通过冗余的万兆光纤接入校园网核心网,建立由至少两台高性能十万兆交换机构成的高可靠的数据中心骨干网,接入交换机通过多条冗余链路接入不同的上级交换机,服务器通过硬件防火墙建立DMZ区接入核心交换机。进一步增强数据中心安全防护能力,提高数据中心安全设备的性能和功能,并增加负载均衡设备。

进一步优化无线校园网。将进一步扩大无线接入范围,实施并建立基于无线网络漫游的跨校园(区域)服务;普及802.11acn无线接入,优化各校区无线接入的布局,逐步实现各校区无线全覆盖。

加强校园网虚拟专网建设。随着校园网承载业务的增加,在保障多网融合的前提下,又要实现专网的安全性。因此,将逐步实现校园网核心层、接入层对VPN的支持,以及校园网对多业务场景(如一卡通专网、招生专网等)和多安全策略的支持。

有序推进边界网升级扩容,提高可靠性。继续加强光传输网络建设,满足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全面支撑上层IP网络、存储网络和视频网络的应用需求;“十三五”期间,边界网实现设备全冗余,全面改善校园内外互联互访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校内外双向访问需求。

2.物联网建设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十三五”期间,我校将集中建设和完善校园物联网的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除去现有的基于安全监控的设备之外,我校将基于实际需求进一步完善感知层设备的布局,并将部署环境深入到教室等教学环境中。在教室等教学环境部署完感知层设备之后,配合无线Wi-Fi,实现物联网数据的传输,将物联网融入到我校的校园网当中。

3.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

 “十三五”期间,我校将集中建设能覆盖三个校区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并将建立统一的云计算管理平台。

建立计算和存储池。重新规划设计数据中心架构,构建虚拟化的计算池和存储池,实现对计算和存储资源的动态管理和按需分配。

建立跨校区的大二层网络结构。利用网络虚拟化技术和大二层的网络架构,使得三个校区之间的计算、存储、桌面等资源池能够灵活调度迁移,构建双活的数据中心,按需分配资源。

云管理平台建设。基于学校的信息化管理特点,构建统一的云管理平台,能够灵活调度分布在三个校区的信息资源,实现云计算定义中的可量化的服务、快速弹性部署、按需自助服务的三大特征,优化管理流程,大幅提升我校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水平。

4.“一卡通”建设

读卡终端建设。在满足校园内的简单身份认证之上,读卡终端将渗透到师生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包括:实现在校内食堂就餐、超市消费、考试报名、新生注册、门禁通行、图书借阅等领域。

平台层建设。在“一卡通”自有的管理平台之外,“十三五”期间还将深化银校合作,实现银行金融服务、以及将银行和学校关联业务的整合。

(二)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

1.智慧教室建设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教学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多媒体教学环境逐渐替代了传统的黑板和粉笔组成的教学环境。目前,学校多媒体教室建设和管理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多媒体教室的数量成倍增加,系统设备功能不断拓展,使用频率急剧提高。传统的多媒体课室在普及的同时,也遇到以下问题:教室功能叠加多,智能化不足;设备环境复杂,管理难度大;和智慧校园对接不够,自动化程度不高。

 “十三五”期间,我校将综合采用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技术,对多媒体课室进行统一的信息化升级改造,融入各种信息化教学和管理手段,构建统一的综合管理平台,搭建智慧教室。

2.桌面云服务建设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校的各类信息系统逐渐丰富,信息化建设日趋完善。作为信息资源获取的终端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而目前用户被局限在一个个限定的环境中,限制了信息化使用的灵活性,也给信息化的建设管理者在终端的运维管理上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以传统PC为终端的信息化应用模式在我校信息化的推广普及上面临的主要挑战如下:管理维护难度大缺乏移动性、使用成本高。为了解决PC对信息化应用的制约,“十三五”期间,我校将采用桌面虚拟化技术,构建能够满足移动办公、电子阅览、教学科研、电脑机房、实训室等环境应用的桌面云。具体如下:

云教室建设。将虚拟桌面用来替代传统的电脑机房、实训室、多媒体课室的大批量PC集中的应用场景,解决管理运维难度大、安全性低、能耗和使用成本高的难题。

网络空间人人通建设。为学校的师生配置个人空间,可用于学习、科研、生活等场景,充分保障个人空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真正构建属于个人的网络空间。

统一自助门户建设。借助个人空间服务,可完善面向个人的自助门户建设。用户可私人定制所需要的服务和信息,提供可视、行业、热点播报等各类专业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即时通讯(从PCPCPC到手机、手机到手机)、短信订阅、邮件订阅、个人信息中心、SNS搜索等个性化服务。

3.计算、存储资源服务建设

计算资源池建设。实现校级的主要服务器资源的集中化管理,整合现有的服务器资源,纳入到整个计算资源池;采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大幅提升现有服务器的利用率;重新优化现有数据中心的计算架构;将计算能力作为一种服务,学校的各个二级单位可以按需申请服务器资源。

存储资源池建设。实现学校存储资源的集中化管理,整合现有的存储资源,纳入到整个存储资源池;采用存储新技术,优化存储结构,降低建设成本;采用存储虚拟化技术,构建跨校区的容灾备份机制,构建双活的数据中心;将存储能力作为一种服务,学校的各个二级单位可以按需申请存储资源;配合桌面云的建设,为在校师生提供面向个人的云存储服务。

4.相关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在学校原有的智慧云校园系统基础之上,将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具体包括:

1)智慧云校园系统。持续深入推进智慧云校园建设,为学生、老师、管理者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服务,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2)学生网格化管理系统。实行网格化管理,有利于及时全面掌握我校学生信息,提高学生教育服务管理的时效性、针对性、科学性,是实现我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3)多媒体教室的统一管理系统。构建多媒体教室设备的集中统一管理平台,和相关管理系统对接,实现智能化的教室管理和调度。

4)互动教学系统。构建教学过程互联网在线直播的环境和平台,可面向兄弟院校、互联网、校内专家开放,对教师实时的上课过程进行在线播放;学生可以利用这一方式,通过网络接入课堂进行学习,丰富学校的教育手段。

5)教学资源点播系统。利用此系统平台,学校可整合完善购买、录制、共享的精品课程,并将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在校内、校外进行分享,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5.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

学校现有的统一数据交换平台为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服务,并成为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建设基础。

随着我校信息系统的逐渐丰富,信息化触角的不断深入,图片、视频、文件等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必将不断增加,未来学校的数据量必将极大丰富。针对大数据特有的海量、非结构化、关系复杂、动态时变等特性以及不断涌现的各种新型应用需求,围绕海量复杂数据的存储、管理、整合、处理、分析、展现、应用等主要环节,我校将建立自己的大数据分析平台,从而提升学校整体的信息化分析决策能力。面向服务的大数据分析平台依托学校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及高速校园网为基础设施,以信息服务体系为架构,以大数据存储、处理、挖掘和交互式可视化分析等关键技术为支撑,通过多样化移动智能终端及泛在网络为用户提供数据存储、管理及分析服务。

(三)信息安全建设

1.推进学校的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

根据教育部和相关部门的要求,认真组织落实上级部门有关文件要求,增强业务人员和用户的信息安全保护意识,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落实国家法律法法规要求的用户上网行为管理、重要信息系统及数据库安全审计、冗余备份等安全保护技术措施,逐步推进学校信息系统的定级、备案和测评工作,建立并完善学校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体系,切实提高信息系统安全水平。

2.降低云计算环境下的新型安全风险。

十三五”期间,云计算技术应用将在我校得到普及推广。我校的信息资源愈加集中、网络环境愈加开放、访问方式愈加多样,这也使得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愈加严峻。我校需要依托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从新评估和应对云计算模式下新的技术和应用模式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建立整体的安全防御体系。






附件4


武汉商学院“十三五”校园建设规划总平面修编方案

2019年)


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学科建设、发展规模等总体要求,以申报武汉市教育2019—2025年重大建设项目库及已完成南校区地龙集团生活配套项目收购为契机,学校组织开展了“十三五”规划校园总平面方案修编工作。通过调查研究和规划设计,统筹校园近期建设计划与远期建设规划,科学合理进行校园功能分区整体布局,调整完善功能性建筑的规模,优化校园交通流线,美化校园环境等,从而达到以修编后的校园总平面方案指导学校“十三五”乃至中长期校园基本建设的目的。

一、修编的原则和目标

(一)修编的原则

1.满足学校“十三五”乃至更长远发展,特别是学科建设和办学规模的需要;

2.保持校园整体平面功能布局承续发展;

3.重点完善教学实训功能和南校区学生生活、活动配套设施;

4.做到土地集约化、最大化利用。

(二)修编的目标

通过修编,将学校建设成为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环境优美、风貌突出的花园式大学;渐进更新、开放包容、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大学。

二、修编的依据

(一)发展目标:努力建设商科教育特色鲜明、行业知名、地方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

(二)办学规模:满足省教育厅核准我校的办学规模。

(三)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2018版)。

(四)学校相关学院、部门提出的功能和面积需求,学校确定的学科建设发展的方向和分类功能规模。

(五)2016版校园总平面方案及2018年校园总平面方案更新相关内容。

三、修编的主要内容

(一)近期规划(总建筑面积13.52万平方米)

1.教学实验实训设施(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

1)南校区新建1栋文旅大楼(暂定名),规划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主要用于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烹饪与食品工程学院教学实验与实训、教师办公及学校学术交流中心等。

2)南校区新建1栋工科大楼(暂定名),规划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主要用于机电工程与汽车服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学实验与实训、教师办公等。

3)北校区新建1栋商科大楼(暂定名),规划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主要用于工商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教学实验与实训、教师办公等。

2.学生生活及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5.62万平方米)

1)南校区新建1栋食堂(暂定名),规划建筑面积0.62万平方米,可服务5000人进餐。

2)重新规划建设南校区学生宿舍区,新建设3栋学生宿舍楼,规划建筑总面积4.02万平方米,可设置床位约4020个。

3)北校区规划未建的2栋学生宿舍楼调整为3栋,其中近期规划新建1栋学生宿舍,规划建筑面积0.98万平方米,可设置床位约980个。

3.学生活动及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

1)南校区新建1栋大学生中心(暂定名),规划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设置有学生室内运动及学生服务中心等场所。

2)南校区增设室外篮球、排球等场地。

4.整体校园范围内规划道路、绿化及相关配套设施等。

(二)远期规划(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

1.滨湖校区新建标准室内马术比赛场,规划建筑面积0.8万平方米,以满足申办中国马术学院的必备设施要求。

2.北校区规划未建的2栋学生宿舍调整为3栋学生宿舍,规划建筑总面积3.28万平方米,可设置床位约3280个,其中远期新建2栋学生宿舍,规划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可设置床位约2300个。

3.北校区新建1栋教学楼,规划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用于办学规模发展所需。

四、武汉商学院总平面方案修编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