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武汉商学院委员会 武汉商学院
2019年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学校实施“十三五”规划、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承办军运会马术及现代五项赛事的关键之年。
总体工作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北京大学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为加快建设“三化”大武汉和国家中心城市作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1.加强政治建设。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两个维护”作为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引导全体师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严格党内政治生活,确保组织生活经常、认真、严肃,进一步提升组织生活的吸引力、感染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深入推进各级领导班子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强化责任担当。继续抓好省委巡视整改、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整改落实工作。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
2.强化思想武装。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抓好创新理论武装,营造浓厚氛围,激发党员干部参与主题教育的政治热情。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精心制定方案,有力有序推进,确保教育实效。突出问题导向,从“三会一课”抓起,从民主生活会严起,锤炼党性修养,确保取得实效。
3.夯实基层党建。制定加强学院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完善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师生党员四位一体的党建工作体系。继续推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组织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压紧压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基层、实到支部。积极开展“支部建设年活动”,深入实施“对标争先”计划,着力提高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力、感召力、引领力和执行力。组织开展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人员培训,继续深化新时代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和学生党支部“党旗领航”工程,深入推进“红色头雁”工程提质扩面。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严把发展党员政治关。注重党员教师的政治引领,探索党员分类管理,深入开展党员公开承诺、“三育人”岗位示范活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形成一批“党建+科研”、“党建+志愿服务”、“党建+军运”具有商学院特色的党建品牌。
4.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着力提升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大力培养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科学精准使用干部。统筹做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工作。积极开展“狮子型”干部培养选拔。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澄清保护等机制,打消干部的思想顾虑。既抓政治建设又抓作风建设,突出严早严小,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进一步健全干部日常管理监督、考核评价、激励约束等工作机制。持续抓好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工作。建立健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治理长效机制,加大对不担当不作为干部的问责和组织调整力度。认真落实干部谈心谈话制度。突出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深入推进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培训,进一步提高干部履职尽责能力。加强干部的斗争精神、斗争本领的培训,促使领导干部保持共产党人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
5.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健全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考核评估、定期排查等工作制度,定期研判意识形态工作,强化应急处置机制。进一步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队伍建设与管理,办好校报、广播台、官方微信微博,充分发挥校园网站、网评员队伍宣传作用,强化校园网舆情管理,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
6.持之以恒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十九届中纪委三次全会和省纪委、市纪委会议精神,强化责任担当,层层传导压力,进一步建立健全定责、履责、考责、问责体系。强化对遵守党章党规党纪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对武汉军运会承办、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等上级和学校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完善日常监督清单,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监督的工作格局。开展第二十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开辟纪律教育宣传栏,开展“廉政课件集中备、人人讲”、“一院一品”廉洁文化创建等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相关决策部署,开展“正风除弊”专项行动,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从严查处顶风违纪行为,重点加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治理。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深化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发挥审计“体检”作用,增强抵御廉政风险的“免疫”功能。充分发挥各级纪检委员作用,更好地形成监督合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地落实,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7.提升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召开本科教育工作大会,制定振兴本科教育实施方案。建立质评办,提出迎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方案,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以评促建。完善学科专业结构布局。新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本科专业4个。做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及各级各类教研项目的申报和建设工作。制(修)订相关教学制度及管理办法,规范管理,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确保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加强实验实训室管理,建立教学仪器设备使用台账。按照本科评估的要求开展督导日常巡查、听课、教学质量考核等级评定及信息反馈工作。
8.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确保首个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通过教育部合格评估。进一步提升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办好中英财务管理校际交流国际项目。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武汉友好城市建设、武汉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计划,办好一批人文交流项目,开展与国(境)外交流合作13批次以上,新增海外友好大学5所以上,并争取与一批新的国际优质大学建立友好关系。深化军运会、省级试点学院、烹饪专业等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完善因公出国(境)管理与考核评价机制。
9.积极做好招生就业与创新创业工作。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建立10个生源基地,提高生源质量。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确保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91.5%以上。加强校友联络,召开武汉商学院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申报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0项以上;申报省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15项以上。发挥大学生创业园的功能与作用,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23个以上。
(三)进一步提升科研工作水平,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10.大力促进科研水平提升。深入贯彻落实《武汉商学院“五个一”科研提升计划(2018—2020年)》,加强16个校级学术团队(梯队)建设。加强基于重点支持学科方向的实验室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建设,积极申报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力争新建校级及以上重点科研基地(机构)1个以上。继续推进5个市级科研平台建设,推动以平台为支撑的科研服务。开展地方标准(技术规范)制定项目不少于1项。加大知识产权申报力度,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开展社会咨询、科技服务、成果转化、合作开发等项目不少于20项,纵向项目立项60项以上,力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取得突破。公开发表论文400篇,公开发表中文核心及权威检索论文50篇以上。
11.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努力提高培训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开展政府、校企、社会等各类技能培训项目16项以上,继续做好成人学历教育相关工作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持续做好南极科考后勤服务工作,将其打造成学校社会服务的标志性项目。
(四)不断提高学生工作水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2.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和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为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持续深入推进学生“知行行动”,树立宣扬“青春航标”榜样引领,牢牢抓住课堂主阵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13.持续深化“大思政”格局。聚焦“五个思政”,上下统筹,各方联动,进一步挖掘资源,探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思政教育方法。继续开设《认识武汉》公选课,深化国情市情教育,帮助学生全方位认识武汉,深植武汉情怀。深化“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开展以“学习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准则,争做四有好教师”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建设辅导员之家,为辅导员提供业务交流、心理减压等平台。
14.进一步加强共青团工作。夯实团组织基础,实施“工作到支部”工程,严格“三会两制一课”制度,积极开展“活力团支部”和“十佳团支书”寻访活动。持续推进团学改革,落实“第二课堂成绩单”、团支部工作规范、班团一体化运行制度。优化学生权益维护,形成线上线下工作合力。坚持推进职能部门专场“学生面对面”活动,探索开展“相约共青团加油站”等活动,搭建学生与学校沟通的常态化机制,切实解决青年学生的实际困难。精准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推进易班建设计划实施,积极探索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与服务、校园文化建设、教学科研服务、就业创业指导等信息化功能的融通融合。进一步加强班风学风建设,申报易班试点高校,建好“易班”线下体验中心。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征兵、军训等国防教育工作。
15.着力推进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加强各学院特色文化成果建设,打造书香校园、传统文化进校园品牌,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以校史馆为基地,挖掘校史故事,凝练“武商院精神”。完善校园楼宇、道路等命名,进一步提升学校整体形象。引领校园新媒体文化走向,提升校园网络文化的原创性、辐射力和影响力,打造一批师生喜爱的新媒体“微作品”。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继续做好志愿服务,加强与企业、社区联系,进一步推广志愿文化。精心组织策划新闻报道,打好对外宣传组合拳,争取在重点专题宣传报道上有所突破,提升学校知名度与影响力。
(五)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16.做好武汉军运会项目承办工作。全力保障军运会赛事项目经费。按进度要求完成游泳馆、驭马体育公园等军运会场馆及配套设施验收、临时设施的建设等工作,做好测试赛及正式比赛运行保障工作,圆满承办第七届世界军运会马术、现代五项比赛项目。
17.持续推进基础建设。建成2栋12层24000㎡高层学生宿舍,7月底前竣工交付。完成马匹违禁品检测中心项目室内装修施工、北校区消防改造及易班建设用房装修改造项目。力争完成收购地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部分土地资产的工作。开展新一轮校园总体规划调整工作,完成前期调研和方案论证工作。开展南校区待供土地价款清算工作,积极开展土地证办理工作。购置7万册中文纸本图书、1000册外文原版纸质图书,新增2个数据库检索系统及读报机。
18.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新建2间智慧教室,推动教育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强化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完善全校网络身份实名认证,规范上网行为,通过技术手段优化网络结构,打造安全的上网环境。升级现有网络安全体系,构建全方位感知系统,提升网络安全检测能力。
19.积极探索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教育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探索加强美育、劳动教育的体制机制。深化体育学院(国际马术学院)“一制三化”学院制试点工作,积极实施试点学院改革章程,落实相关改革方案。积极稳妥实施教师分类管理。积极稳妥实施绩效分配方式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武汉市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落实“学院管理制度建设年”。
20.进一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以合格评估为统领,积极探索教师队伍建设的新途径、新方式、新办法。做好公开招聘和专项招聘工作,引进30名以上高学历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持续推进青年教师能力提升,继续实施“青年教师在职学位提升计划”,开展新进教师校本培训,抓好新教师助教制工作。及时跟踪学科专业发展前沿,组织10个以上教师团组赴境外开展学术交流活动20场以上。
21.不断提高内部治理水平。积极推进依法治校,以学校章程为核心,不断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办事程序、优化工作流程。严格落实督办工作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决议和领导批示、交办事项的督办,切实提高执行力与工作效率。高质量完成市绩效管理目标,力争“四张成绩单”均获优秀。修订完善学校绩效管理办法,更有效地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持续加强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
22.进一步提高财务、资产管理和后勤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财务和收费管理,完善专项费用的管理制度。依法依规完成招投标工作,提高招投标工作效率。完成全校固定资产清查,实行标签化管理。加强学校房屋租赁管理。加大对后勤服务外包企业监管力度,不断提升后勤服务保障水平。
(六)团结各方力量,建设和谐平安校园
23.发扬民主群策群力。着力加强二级教代会建设,保障教职工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管理。深入推进党务公开、校务公开。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积极支持引导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24.努力为教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坚持校领导接待日、行政与工会联席会议等制度,及时倾听教职工合理诉求,积极解决教职工普遍关心的问题和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认真做好教职工健康体检和住院医疗互助工作,积极开展困难帮扶和上门慰问活动。按政策做好职工福利落实工作。做好个人所得税征收改革各项工作,协助完成纳税扣除项申报工作。加强对女教职工的关怀,维护好女教职工特殊权益。进一步做好离退休老同志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落实工作,加大对生活困难、空巢老人和常年患病老同志的帮扶力度。
25.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完善综治绩效管理和考评的机制和办法。加强与公安、国安、消防、综治等部门的联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反恐防邪专项斗争工作,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系统排查安全隐患。加强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升校园视频监控、消防设施。加强校园维稳信息研判,做好重要时间节点、时段的安全稳定工作,筑牢安全稳定基础。按上级要求,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做好国家安全工作。完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增强综合处置能力,完善安全管理问责机制,深化平安校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