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汉商学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号)和《中共武汉商学院委员会 武汉商学院关于推进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武商院党〔2020〕43号)、《武汉商学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武商院〔2020〕2号)等文件精神,坚持三全育人,加快构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五育”并举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总结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现状,发现学校艺术教育发展问题,不断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深入发展,现将学校2022-2023学年艺术教育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艺术课程建设
(一)艺术通识选修课程设置
根据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意见,学校着力构建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课程涵盖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戏曲、书法等艺术形式。2022-2023学年,学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任选性通识选修课程10余门,包括《音乐欣赏》《中国音乐欣赏》《中国流行音乐鉴赏》《美育》《交响音乐赏析》《英美音乐与文化》《影视欣赏》《新闻摄影》《不朽的艺术:走进大师与经典》《影视表演鉴赏》等线下课程和线上网络课程。此外团委致远讲坛主办了“用影像讲故事”“书法的成因与演化”等美育、劳育在内的讲座34期,请专家学者开展线上或线下讲座,营造浓郁的人文环境。通识教育学院主办的“通识大讲堂”,每年不定期聘请美育相关专家开设讲座和学术报告若干场,对拓宽学生艺术视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艺术学院面向本院学生举办了《纪实摄影的选题与编辑》《平面设计中的字体设计技巧》《次世代建模技法》等3场专业类讲座,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实践创新意识。
(二)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设置
立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艺术类专业按照艺术人才培养规律,以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相辅相成为主导,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打通艺术类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以美术与美育教学部为依托,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开设《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现代设计史》《艺术学概论》《构成基础》《写生(专业实践1)》等艺术类学科必修课程,及《现代设计赏析》《美术赏析》《摄影欣赏》《影视欣赏》《服饰艺术》《CG艺术欣赏》《荆楚非遗技艺》《游戏美术设计》《音乐赏析》《当代艺术与商业》《中国古建筑赏析》等专业选修课程,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造就文化底蕴丰厚、素质全面、专业扎实的艺术专门人才。
(三)艺术类课程建设和管理
为保证学校艺术类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程建设质量,落实“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OBE理念,学校要求所有艺术类课程,包括通识选修课程均按照OBE版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制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对应大纲中的学习成果)、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考核方案、参考资料等内容,确保教学工作有章可循。在每月的教研活动主题任务书中,均将课程大纲审议研磨作为主题内容,保证教研活动中落实说课磨课,促进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其中,艺术学院主要负责专业艺术课程的建设和质量保障,通识教育学院则负责艺术类通识选修课程的建设和质量保障。每年新增的美育类课程,均由通识教育学院组织召开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会议进行专门的教学大纲审核。只有大纲审核通过,该门课程才能被教务处批准入库和开课。通识教育学院也主导学校美育类通识核心课程的开设和建设,在2022-2023学年,通识教育学院新增设《当代地域文化小说审美(选讲)》课程,以培养大学生文化修养,提高综合素质。此外,学校积极支持艺术类课程开展教学改革研究。2022-2023学年,学校立项《双创背景下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艺术类省级教研项目1项和《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美育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校级教研项目1项。
二、艺术教育管理
(一)公共艺术课程进培养方案情况
根据《武汉商学院关于制订2020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自2020年以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模板中即规定:学校通识选修课包括国学与商道、科技与创新、文明与礼仪、思辨与表达、艺术与审美、管理与服务六大模块,学生在通识选修课模块选修不得少于8学分。其中:理工类专业学生应至少修读2个文科类学分和2个艺术类学分;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应至少修读2个理工类学分和2个艺术类学分;艺术类专业学生应至少修读2个理工类学分和2个文科类学分。
(二)艺术教育其他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中共武汉商学院委员会武汉商学院关于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对学校艺术教育提出了“在人才培养方式中设置劳育和美育课程及学分,把劳育、美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劳育、美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等要求,将学校艺术教育纳入“三全育人”体系。根据《武汉商学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学校成立武汉商学院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处及艺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团委等相关美育教学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指导全校美育工作,提高美育教育教学质量。具体来讲,由教务处统筹协调全校美育类课程的建设工作,由通识教育学院联合艺术学院负责美育课程教学、艺术展览,由团委、学工负责学生艺术社团、文艺展演等工作。同时,该实施意见明确把美育工作及效果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实施学校美育工作自评制度,学校每学年进行一次美育工作自评,纳入考核内容,并通过信息公开专栏向社会公示自评结果。
三、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
学校高度重视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和设施设备的保障,每年均安排有专门的预算经费用于艺术教育。近几年来,学校在确保满足艺术教育发展基本需要的基础上,逐年不断增加预算经费,不断提高艺术教育的投入,扩大艺术教育的普及面和受益面。
学校大学生活动中心自投入使用以来陆续建设了排练厅、琴房、录音棚等艺术活动场所和设施设备,由校团委大学生艺术团负责管理,为艺术团成员提供了优良的排练环境,同时为全校学生开展艺术活动提供了服务保障,保证了艺术活动的开展效果,推动了全校艺术活动水平的专业化、科学化进程。自2017年9月启用至今,二楼演艺区举办了多项大型活动。如“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青春的航标”表彰大会、“湖北省歌舞剧院《洪湖赤卫队》《有爱才有家》歌剧进校园”等,累计使用300余次。
学校配备有艺术课程教学及艺术训练教学所需的专用教室和器材。艺术实验实训中心实践教学条件优良,集教学、科研、职业素质培养、技术培训与应用为一体。实训面积5000余平方米,设有影视实验实训中心(含动画捕捉实验室)、摄影棚、数字影像后期实验室、艺术操作综合实训室、艺术通识实训室、艺术机房、艺术展示厅等41个实验实训室,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超过万元,可一次性容纳500余人进行实验实训,有力保障了我校艺术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四、艺术教师配备
我校不断加强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截至2023年9月1日,艺术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0人,其中博士(含在读)8人,硕士37人,公共艺术专任教师10人,承担《湖北“非遗”传统美术赏析》《木艺赏析与制作基础》等课程的教学工作。通识教育学院现有公共艺术专任教师2人,承担《审美与艺术欣赏》《艺术审美》《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赏析及演唱》《中国情诗弹唱》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旅游管理学院等学院有公共艺术专任教师约8人,承担《中国流行音乐鉴赏》《影视欣赏》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所有艺术教师均具备教师资格证,通过了学校的授课(如开新课)考核,艺术学院专任教师中双师双能型教师达24人,通识教育学院美育专职教师在全国性声乐展演活动中获得入围奖项,获得湖北省文化与旅游厅新人新作原创作品三等奖,彰显了武汉商学院青年教师社会风采。
此外,学校还另聘请文化名人、著名院团名师担任学生艺术团体的顾问或指导教师。2023年艺术学院聘请了武汉纺织大学三级教授熊兆飞担任美育客座教授,推进美育校企合作共建通识教育学院美育专任教师参与“文艺轻骑兵”专项演出。学校还积极鼓励艺术类教师承担国家级课题研究和进行高内外访学进修,2022-2023学年,共有11名艺术教师参加访学等美育相关培训进修。
五、第二课堂
(一)发挥“第二课堂”活动育人作用
近年来,学校充分依托“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将学生参与课堂外的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类课程项目纳入评价体系,对学生各类美育实践活动进行全面记录,服务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培养。学校团委等部门努力设置多种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一项艺术活动的机会。
近年来,学校积极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支持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生合唱团建设,组织学校大学生艺术团积极筹备参与湖北省大学生艺术节等艺术展演活动,大学生艺术团员挺进武汉大学生音乐节前18强。。扶持口语传播艺术协会、花艺社、吉他社、墨逸书协等20个校级备案注册文娱社团百花齐放,增强了校园文化的个性和特色。2022-2023学年,全校54个社团(包括职能类、学术科技类、文化体育类)平均每年举办活动194场次,年均参与人次18246人次。在“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项目”中,开展多场“文艺下乡 以文乐农”演出活动,为村民编排《一起来 加油干》等2首广场舞,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美育实践活动,参与乡村文化艺术活动。
艺术学院持续推进课外艺术实践,组织师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教育部高水平专业竞赛,2022-2023学年累计省级获奖68项、国家级获奖25项,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个人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二)发挥校园艺术文化环境育人作用
学校坚持以“繁荣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为目标,指导学生会、各班团和学生社团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建设者,不断推动开展品牌活动,塑造特色文化。组织了草坪音乐节、军训服装改造大赛、“我是歌手”校园歌唱比赛、摄影摄像大赛、武汉商学院民族舞大赛、电台音乐分享会等特色活动。学校实施“校园文体活动自助平台”项目招标,学术技能节、新枫读书节、社团嘉年华、广场舞、“高雅艺术进校园”、周末“青春剧场”等校园文化活动,贯穿全年、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参与面广。学校不断尝试用好美育教育实践载体,通过“暑期社会实践”等项目中的美育实践体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以青春之名 悟百年风华——商小团x红色潮流创作”团队获2023年湖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学校聚焦思想伟力,将思政课堂搬到学生活动第一线,观看红色艺术展演,开展红色艺术创作实践,打造话剧团课、艺术思政课等作品,博得校内师生喝彩,扎实推进我校美育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学校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致远讲坛、通识大讲堂为平台,2023年3月,邀请了华中师范大学范军教授作“苏东坡的文章艺术”主题讲座;邀请武汉地域文化学者童汉芳作《纪实摄影的选题与编辑》主题讲座;依托校学生会“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开展“翻转校园小课堂”,以插花、刺绣、绘扇等特色课程为切入点,让学生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认同。
学校注重拓宽新媒体矩阵,挖掘“数字艺术”新形式。依托“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作品等赛事,设置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专项经费,鼓励新青年们开启CG艺术、AI创作等数字艺术门类,融科技之力,展艺术之美。
六、后续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丰富美育实践项目和校园文化活动
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进一步丰富美育实践项目和校园文化活动。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方式,积极发动学生组织、学生社团集思广益,开展更多符合青年特点、贴近学生需求的“云游”“云直播”“云分享”“云展示”等线上文化活动。继续组织了社团嘉年华、草坪音乐会、新枫读书节、致远讲坛直播间等系列品牌校园文化活动。
(二)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贯穿到美育工作全方位全过程,进一步将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引入校园,提升青年学生的审美品位和民族自豪感。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充分利用武汉本地的文化资源,把学生带出校园进行考察、学习、欣赏与创作等。
2024年6月